太原到大同純玩品質二日游山西晉北佛教文化旅游的完美體現,由山西新華國旅自營發團五臺山+云岡石窟懸空寺二日游從接待您的客服到帶團導游全程自營。打造魅力老山西
1、五臺山云岡石窟二日游路線天天發,散客一人也成團。
2、一次游覽兩大世界文化遺產:五臺山及云岡石窟。
3、獨家參觀漢傳佛教首領寺院【顯通寺】及十大奇觀開花現佛所在地【羅睺寺】
4、贈送每位游客一盞明燈,點亮慧燈,感悟智慧。
5、已含云岡石窟小交通20元/人和五臺山小交通40元/人
咨詢熱線:【18935128321】
微信請添加:【18935128321】
夜間請直接撥打手機熱線:18935128321或者添加微信咨詢
清涼五臺山 文殊智慧行 聽一回晨鐘暮鼓 拜一次佛法無邊
持有軍官證 記者證 導游證 六十歲及以上身份證老者可以優惠120元/人 持有學生證的朋友可以優惠40元/人
早7:00在火車站對面迎澤大街路北400米處華苑門口集合,乘車赴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5A級景區——【五臺山】(全程高速3小時直達);抵達五臺山臺懷鎮后,安排住宿,稍適休息午餐后下午參團游覽五臺山寺院群。
參觀五臺山漢傳佛教首領寺院【顯通寺】(參觀游覽1.5小時)。佛教傳入中國之后第一座寺院是洛陽的白馬寺,同期修建的就是五臺山的顯通寺。這里是五臺山漢傳佛教的首領寺院。不僅僅佛教地位獨特而且建筑業非常有特色。這里有五臺山十大奇觀之一的大殿無量。
參觀五臺山保存完好的五大禪寺之一的【羅睺寺】(參觀游覽1小時)。這里有五臺山著名的十大奇觀之一的‘’開花現佛‘’。與五臺山的顯通寺、菩薩頂、塔院寺、殊像寺并稱為五臺山的五大禪處!肚鍥錾街尽酚涊d:“羅睺寺:塔院寺東北偶,唐建。張天覺于此見神燈,有感,修飾。成化間,趙惠王重建。
參觀傳佛教領袖寺、清代皇家寺廟、有“小布達拉宮之稱”的皇家行宮—【菩薩頂】(游覽時間約1.5小時);菩薩頂又名真容院,據說文殊菩薩在這里顯現過真容,這里是五臺山的五大禪處之一,是五臺山喇嘛教的首領寺院。也被稱之為皇家寺院。這里有五臺山的十大奇觀之一的滴水穿石。
外觀五臺山的標志性建筑—【大白塔】;
參拜文殊菩薩祖庭、真容顯圣蕎麥頭、文殊菩薩像所在地—【殊像寺】(游覽時間約1小時);文殊菩薩最早演經講法之地,故而因文殊菩薩顯靈塑有全五臺山最高大的“蕎面頭”文殊真容像。曾由康熙皇帝親題懸匾“瑞相天然”有道是:兩千年香火菩薩道場,五百里道場文殊祖庭
參觀章嘉活佛修行地【廣化寺】(游覽時間約1小時)五臺山章嘉活佛修行的寺院,這里供奉有睜眼文殊菩薩。之后返回賓館享用晚餐。


早6.00起床空腹前往五臺山香火最旺盛許愿最靈驗的【五爺廟】(又名萬佛閣)(游覽約90分)真誠的許下自己美好的心愿,之后乘車赴古都大同,,途中參觀五岳之一恒山十八景之首的空中樓閣—【懸空寺】(門票自理115元/人,游覽時間淡季約30分鐘旺季約50分鐘),午餐后乘車赴大同,游覽世界文化遺產、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、中國四大石窟之一----【大同云岡石窟】(參觀游覽1.5小時) ,參觀結束后乘車返回太原約21:00左右抵達太原,結束愉快的佛教文化之旅。


費用說明
跟團游不含餐費用包含:
門票項目:包含五臺山門票及五臺山寺院小門票 顯通寺門票羅睺寺門票 云岡石窟門票
用車項目:全程空調旅游大巴車
導游項目:全程優秀導游服務
保險項目:旅行社責任險 旅游意外險
住宿項目:酒店升級為五臺山悅峰山莊及同級酒店(獨立衛生間、平板液晶電視、免費wifi(告別農家賓館)
費用不含:
五臺山和云岡石窟小交通項目以及用餐費用不含
用車:全程旅游空調巴士車費; 住宿:1晚當地三星酒店住宿
用餐:全程1早3正(十人一桌十菜一湯主食管飽)
門票:五臺山進山門票,行程中小寺廟門票、云岡石窟門票(周一到周五山西實行免票政策,需客人自行預約門票,預約成功方可進入景區)
小交通項目:包含五臺山小交通40元 云岡小交通20元
導服:全程優秀導游陪同講解;
保險:包含旅行社責任險
兒童:1.2米以下兒童只含往返車費,導游費,保險。產生門票,用餐,住宿等費用自理。
預定指南
原到五臺山云岡石窟懸空寺二日游線路天天發團,需要提前一日報名參團山西旅游咨詢熱線:
微信請添加咨詢:【18935128321】
夜間請直接撥打手機熱線:18935128321或者添加微信咨詢
五臺山早晚溫差比較大、建議參團游客帶外套一件、五臺山為佛教圣地請了解拜佛禮儀拜佛禮儀
1、肅立合掌,兩足成外八字形,腳跟相上距約二寸,腳尖距離約八寸,目光注視兩手中指尖。
2、右手先下,左手仍作合掌狀,腰徐徐下蹲,右臂向前下伸,右掌向下按于拜墊的中央(或右膝前方),左掌仍舉著不動,兩膝隨即跪下。 跪下后,左掌隨著伸下,按在拜墊中央左方超過右手半掌處。禮佛時,兩腳尖勿移動或翻轉。
3、右掌由拜墊中央右方(或右膝前方)向前移動半掌,與左掌齊,兩掌相距約六寸,額頭平貼于地面。
4、兩掌握虛拳,向上翻掌,手掌打開,掌心向上掌背平貼地面,此名為「頭面接足禮」。當頭著地時,系以「額頭」接觸地面,并非「頭頂」去著地。
5、起身時,兩手握拳翻轉,手掌打開,掌心向下貼地,頭離地面或拜墊,右手移回拜墊中央(或右膝前方)。
6、左掌舉回胸前,右掌著地將身撐起,直腰起立,只手合掌立直。